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被浓缩到了报告里,他们的统计是经过方面验算的,第一,选定地区,对本做精细的分析,第二则是和官府的内账核实,方面的数据大的要对得上,譬如说榕城的人口是五万人,月收入平均九百块,大概六成人口受雇给官府干活,那这里官府每个月的工资支出大概就是6750万元,折合成银子是六万多,若是账本上算出了三万,那出入就大了,不过若账本的支出是七万,那便算是以接受的了。

——六万多,大概也就相当于叶家以帮买活军养个月的榕城人,那些架势人家那里榨出来的银子养个半没有题,延平郡王府处得到的银子又能管个半……当然,账不能这么算,榕城百姓拿了钱,要吃要喝要买衣服,大多数钱是会花到买活军的池子里。

买活军的米、面、盐、衣服、蜡烛……什么东西是自产,也在赚百姓们的钱。此外,他们从海内外拼命地通过奢品交易赚钱,买活军的账面实在是不缺钱的,这也能支撑得起他们豪奢的基建投资,修路、扫盲,这是最大的投资,余的投入倒是能见到回头钱,譬如说盖房,虽然盖衙门是自己的账,但盖住房这里的赚头就大了,利润扯一扯,公用设施的钱不就赚出来了?

“唔,城里搞基建,大多数的钱是外地人赚走了。”

谢双瑶看了报告,心里就大概有数了,“基建期间,高收入的活比较主要是建筑方面,但是城里的百姓,愿意卖这份苦力气的不多,这里又没有港口,能在城里安家的,要么是生意人,要么是地主,要么就是原本的服务业。现在服务业基本愿意交钱给我们,继续做原本的行业,生意人呢,如果不和我们做生意,这几日子也很不好过,他们对未来更忧虑。”

“地主的后人,肯放下面子的不多,就业局限『性』更大,收入也普遍偏低,但城里的生活成本,自古以来是较高的。这收入低、支出高,购买欲.望自然低『迷』了。”小吴也看出了端倪,放下文件总结道,“总的说来,榕城府稍微有点身份的百姓,很难从买活军入城这里得到好处,所以他们对买活军的态度也较为冷淡抵触,要说去超市看看热闹以,捧场买东西,那就敬谢不敏了,他们或许更喜欢到熟悉的小店去买。”

“有我想指出一点是,现在这种悬挂品的方式,购物体验也并不好

章节目录